第一届社科优秀青年专家
马紫薇,女,1968年出生,中国美协河北省分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199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获文学学士;1999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花鸟助教研究生课程班,师从郭怡宗、赵宁安、张立辰、贾广健、姚舜熙等老师。2009年毕业于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获文学硕士。现任教于保定学院美术系教授。2012年9月—2013年7月在天津大学访问学者一年,师从中国工笔重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工笔重彩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天津大学工笔重彩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刘新华老师。2011年评为保定市第一届社科优秀青年专家,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保定学院首届学科带头人,第二届十大科研标兵。2001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08年工作成绩突出,获市级嘉奖;2009年被评为师德先进个人。 2010年8月专著《意趣——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研究》(河北美术出版社)荣获河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年出版《花鸟画稿》。(天津杨柳青出版社)2011年8月论文《<御题棉花图>的绘画艺术价值》荣获保定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并收录《保定论横》(河北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主持四项省级课题,如《御题棉花图》的绘画艺术价值、《南宋小幅工笔花鸟画研究》、《关于<点石斋画报>的现实主义绘画理论研究》、《陈师曾文人风俗画现实主义绘画理论研究》、《21世纪工笔花鸟画风与陈之佛绘画思想研究》。其中前三项已结项等级良好。在核心期刊和省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2012年河北省美术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负责人。学院教师课堂大赛中获三等奖;2010年3月在河北省高校重点发展学科建设中起主要骨干成员之一。2011年主持校级精品课程——工笔花鸟画。2012年11月24-26日在秦皇岛燕山大学参加河北省“十二五”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工作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研讨会。2012年12月21日-23日在北京科技大学参加第十四届全国高校哲社科研专题研讨会。2011年10月22日-24日在保定学院参加全国衙署文化与燕文化研讨会。2006年10月20—22日参加由《美术研究》杂志和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危机应对——21世纪中国画学院教育首届论坛”学术交流。
王宪明,男,1972年8月生,河北省黄骅人,中共党员,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理事,河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保定市第一届社科优秀青年专家。2011年,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保定市劳动模范,现任河北金融学院两办主任。主要从事金融、区域经济规划方面的研究,2011年主持省、厅级课题6项(其中,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1项,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1项,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项,保定市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1项,出版著作1部,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其中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投资与证券》全文转载1篇,CSSCI来源期刊1篇),获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多项应用性研究成果被政府、企业所采纳,对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2011年出版著作《清洁发展机制(CDM)国际合作研究》,以CDM国际合作问题为研究对象,对CDM国际合作中的产权交易、金融支持、技术合作、人才培养、绩效评价和跟踪服务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2011年,主持完成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融支持与河北文化产业发展”。2011年完成保定市人民政府委托项目“保定市金融业2011-2015年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论文《河北省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困境与对策》(《河北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通过对比分析河北省与发达省份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状况差异,探寻河北省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困境的对策,进而提出政府主导系统整合相关资源、加大财政金融政策的扶持、增强企业与中介机构的有效对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等措施,系统推进河北省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工作。
王爱民,男,1966年1月9日出生,吉林省德惠市人,管理学博士。现任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林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委员,保定市民营企业家协会经济顾问。2004年获北京市优秀博士生称号,2011年获保定市第一届社科优秀青年专家称号。主要从事林经济理论和政策(侧重理论)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研究,在国内相同领域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声望。先后主持或参加了GTZ(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资助的多项研究课题。其中,作为第一主持人和担任首席专家的科研课题6项。在《社会科学》、《农业经济问题》等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其代表性作品有:《林业经济论》(合著,2011)、《激励相容、区域发展与政府规制》(专著,2005)、《生态产品政府双重垄断分析》(2005)。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生态环境产品政府双重垄断”这一学术观点。这一研究成果的理论贡献在于:相对于公共物品理论,更加直接和恰当的解释了诸如“环境治理的区域投入不均衡”、“环境产品要由政府部门直接组织提供”等问题。从林业基本问题演进的角度,首次对林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相对完整和系统的理论解释。这一研究成果的理论贡献在于:对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与林业发展状况的对应关系,目前的研究多数还近似地停留在“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以林业发展状况不同”这一简单表述程度。在林业三大效益计量研究方面,早在2002年就用效用模型证明了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重复计量问题。此后,其他学者用不同方法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或近似的结论。
田海舰,男,1970年12月生,河北易县人。河北大学马列教研部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后,河北大学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成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中国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河北省哲学学会和伦理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思想政治研究会特聘专家,保定市特聘宣讲员,《延安精神研究》主编,河北省宣传文化系统先进个人,河北省社科年度人物,保定市第一届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和应用伦理学的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纲要》(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独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合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独著)、《管仲论典》(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独著)、《血祭疆土》(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4年版,合著)、《主客体关系学纲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合著),参编学术著作10余部,主编、副主编高校两课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5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孔子研究》、《伦理学研究》、《道德与文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等权威刊物公开发表论文近百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索引,其中,《试析方以智辩证“矛盾”概念的内涵及历史地位》获保定市第六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道家道教生态伦理思想对建构当代生态哲学的启示》分获保定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获保定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获教育部第一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保定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培养青年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与对策》获河北省社科联“第六届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征文一等奖,《以滴灌模式培育核心价值体系》获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保定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人类文明价值共识》获“保定市社科界庆祝建党9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一等奖。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问题研究》(10YJC710052)、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HB08BMK002)、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HB2012WT178)、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HB2012WT179)、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HB2012WT18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7批资助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问题研究》(2010047047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批特别资助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研究》(201104200)、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依据和现实基础》(200704024)、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方法论思考(201103206)、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我省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及对策研究》(201007)、河北省讲师团系统2012年度科研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方法论》(201247)、保定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我市农村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风险及防范研究(201002019)等10多项,作为第二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基本治国方略研究》(03BZX048),现主持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到基层的典型案例研究》(HBSZKT-2012003),主研各级课题10多项,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30多次,在同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
刘玉军,男,1968年9月出生。1992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现为保定广播电视台编委、新闻广播总监,高级编辑。曾获“保定市第一届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保定市十佳新闻工作者”等十几项荣誉称号。多年来,该同志在新闻理论上笔耕不辍,有20余篇论文发表。其中两篇获得国家级论文评选二等奖;两篇获得省级好论文一等奖、三篇获得三等奖;三篇获市“五个一工程”奖。参加工作不久,他就撰写了《经济宣传的导向性》获得好评。1995年,他撰写的论文《新闻编排要有韵律感》刊于《声屏经纬》。1997年,他撰写的论文《注重传媒的整体导向性》刊于《河北广播》。该文获得1997年省广电学会好论文评选一等奖、河北省新闻奖三等奖。1998年,他的《克服一般化呼唤高素质编辑》与《广播编排要有韵感》、《注重传媒的整体导向性》一起被收编入1999年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广播电视探索与研究》一书。任新闻中心主任期间,他积极探索创办“个性化广播新闻节目”。提出注重稿件时效,让广播新闻“动起来”;注重形式多样,发挥音响优势,让广播新闻“活起来”;注重内容贴近大众,让广播新闻“亲起来”;注重传输效益,突出主要事实,让广播新闻信息量“大起来”;注重喉舌地位,让宣传主线“明起来”五个标准,倡导创办崭新的广播新闻。并改革考核办法,引导记者“用话筒写文章”,引导编辑“站在受众角度编辑新闻”。 实践中,他先后撰写了《浅谈广播目击新闻》、《目击新闻—改善节目的一种有效形式》分别刊于《声屏经纬》和《河北广播》。其中《浅》文获得河北省好论文三等奖。《摆正三个关系 办好地市新闻》刊于《河北广播》。《关于新闻策划的技巧》刊于《河北广播》,并获得河北省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1年末,把握“入世”后广播发展新形式,他写成了《广播新闻的立体化趋向》,刊于《中国广播》。同年,他撰写的《提高地域新闻的亲和力》刊于《河北广播》、《中国广播》。该文获得首届中国人文科学研究文献奖二等奖、保定市“五个一工程”奖。并与《广播新闻的立体化趋向》一起被推荐收入《河北论文年鉴》。同年,他撰写的论文《警惕新闻腐败现象》刊于《中国地市报人》、《采写编》,为业内反对新闻腐败提供了理论参考。2003年,他写的《防止新闻节目八股病》刊于上海文汇新民集团主办的《新闻记者》以及《采写编》等。 2001年,他率省内同行之先,创建了特约记者队伍,使符合广播特色的稿源得到保障。他总结经验撰写的《通联工作的三级管理法》刊于《河北广播》。同年,他撰写的论文《打造个性化新闻节目》刊于《河北广播》,该文获得全国理论创新优秀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经过努力,《保定新闻》节目改革走在了国内前列。节目获得2003年度保定市“五个一”工程奖、2004年度市广电好节目一等奖、河北省优秀新闻节目三等奖。此外,他撰写的《反对新闻的宣传味》刊发于《中国广播电视论文集》,并获得2005年度保定市“五个一工程奖”。《关于舆论引导的调查与思考》刊发于《保定社会科学》杂志,并获得2006年度保定市“五个一工程奖”;《提高地市级媒体宣传效益的思考》刊发于《河北新闻界》。
2009年起,该同志任新闻频率总监后,着手推动新闻频率节目类型化改革,创办“区域大广播”。四年来,保定新闻广播影响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收听率从弱势地位一跃超过省台、中央台,在保定上空雄踞第一,创收能力实现翻番以上。2012年,保定新闻广播在中国传媒大会上荣获有中国媒体奥斯卡奖之称的“金长城传媒奖·2012中国年度优秀 城市台”奖。他总结实践经验撰写的论文《整体个性与主持人搭配》、《浅谈新闻媒体的人文精神建设》、《构建区域大广播新格局》、《地方新闻媒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思考》等分别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等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
刘恒志,男,1973年生,河南商丘市人,中共党员,一级警督。1999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教授,曾任学院党委秘书,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现主持工作),保定市第一届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曾被学院党委多次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被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示范岗”荣誉称号;被学院党委任命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人员。 长期致力于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并且在学术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出版了《行刑法治与罪犯人权保障机理研究》个人专著(200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年8月法律出版社出版。字数:365千)、《罪犯权利救济基本理论研究》(合著)(2007年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科研项目,项目主持人。2011年12月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6项;主持和参与完成院级科研项目8项、中国逻辑学会研究项目2项。参与完成教材编写11部。曾先后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有的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全文转载。其中有多部和多篇论文获奖,个人专著《行刑法治与罪犯人权保障机理研究》于2011年荣获保定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9—2010)一等奖;2012年荣获第十三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有的文章除荣获保定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外,还荣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金剑文化工程”金剑文章二等奖。
张春晖,男,1968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正高级工程师,保定市建设市场稽查大队大队长,河北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省政府津贴。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列入省政府人才培养计划。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享受省劳模待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保定市第一届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张春晖同志长期工作在工程建设领域第一线,业务全面,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管理能力。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性原则,敢于负责,勇于奉献,清正廉洁,在行业管理工作中开拓进取,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把现代管理理念和高科技手段相结合,搞好本职工作,业绩突出。先后组织了建设市场综合执法研究、远程视频监控在施工现场中的应用、行政处罚全程说理制度在建设稽查执法中的应用、网络版的建筑资料管理软件等科研项目的研究,获得了河北省建设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三项,取得河北省科技成果一项。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建设稽查执法领域首次将数字化稽查执法新模式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实施了以稽查执法机制创新和稽查执法手段创新为主要内容的“两创”活动,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建设稽查执法监督指挥中心,深化拓展了建设稽查执法的内涵和外延,使建设稽查执法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科学化发展轨道,数字建设稽查执法新模式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科学技术项目计划,并顺利通过了科技成果验收,认为该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代表河北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最新数字化建设成果参加了第三、四、五、六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大会,进行了专题演讲和学术论文交流,并获得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信息化突出贡献奖。在全国建设稽查执法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了大会典型发言,得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国建设报》、新华网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
李世杰,男,1966年11月生,汉族,河北定兴人,中共党员,教授。现任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经济管理系主任、党总支书记。兼任保定市低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保定市高新技术专家库专家,河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高级营销师考评员。近年来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5部。先后被授予“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名师”、“保定市第一届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等称号。获得“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论文评比一等奖”、“河北省教育厅第十届优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届教学成果二等奖”,“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改论文一等奖”、“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优秀教材”等奖项。主要科研方向和研究领域:企业营销与管理、公共财政和高职教育等。 2011年出版教材1部、论文1篇、研究报告1篇。教材《市场营销与策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采用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发教材的模式,突出了职业特色和实践特色,对经管类专业任务导向的教材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论文《NYP印象及启示》(《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以作者在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的所见所闻和学习体会,探讨了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问题。研究报告《保定市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内情通报》2011年11月24日)是2011年保定市社科规划重点委托研究项目。保定市人民政府石海林副市长在研究报告上批示:“该课题研究很有方向性,符合中央加强社会化管理的大局,从保定实际看也很有见地和符合市情。请办公厅转发各县认真研究,并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落实顺平现场会上宋书记、李市长讲话要求。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要吸收文中重要的内容抓好落实。”保定市政府办公厅以《内情通报》的形式向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各有关部门转发了该研究报告。
李全福,男,1968年2月出生,主任医师,教授,中南大学在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主任,全国首批内镜保胆医师、河北省三三三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保定市第一届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保定市第二届自然科学类技术带头人,卫生部医管司内镜与微创全国普通外科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内镜医师分会保胆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内镜杂志》、《中国现代外科杂志》、《中国医学工程杂志》常务编委,全国医师定期考核内镜专业编辑委员会常务委员、卫生部医管司内镜与微创专业全国外科委员会常务理事。获得卫生部医管司首批内镜微创医师(教师)证。2009年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2009年保定市卫生局先进个人,2010年优秀科主任。科研成果:恩德斯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保定市科技进步奖一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9篇;人民军医出版社著作3部。建立了河北内镜网、河北保胆取石网、保定保胆取石网。具有忠诚卫生事业、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获得2009年中国内镜青年医师奖、2010年国际内镜青年医师奖、2011年在中国内镜青年医师奖。2008年由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发行了《腹腔镜技术与操作》,2009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发行《腹腔镜外科组建与技术》,2011年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发行《现代内镜保胆取石术》。河北省卫生厅医学重点课题两项、保定市医学课题一项。
杨伟坤,女,1974年生,河北望都人。农工党员,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保定市第一届社科优秀青年专家,河北省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北省农经学会常务理事,保定市第十一届政协常委,保定市第十一届青联委员,保定市投资交流研究会副会长,保定市财政学会常务理事。现任河北金融学院产学研合作处处长、河北金融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地方财政及三农问题。2011年出版专著1部,出版编著2部,公开发表论文8篇,主持省级课题3项、市厅级课题4项、校级课题1项,参研课题5项,获保定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主持课题主要有: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1项,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1项,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河北省发改委课题1项,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项,河北金融学院博士基金项目1项。其中,专著《新农村建设中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编著《农村金融知识读本》和《农村财政与税务知识读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论文《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和福利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财会研究》2011年第1期);论文《关于完善我国农业投资立法的思考》(《光明日报》理论版,2011年4月26日);论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研究》(《农业经济》2011年第9期);论文《日本农业风险管理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11年第2期);论文《河北省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10期);论文《农业投资立法的思考》(《农村实用技术》2011年第3期)。
邹洪利,男,1966年12月生,河北省易县人,现任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高级工艺美术设计师,易砚文化研究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易水砚制作技艺)传承人,中国首届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保定市政协常委等。曾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河北民间工艺美术家,河北省中小企业系统劳动模范,河北省技术能手等称号;保定市第一届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 邹洪利自幼酷爱易砚雕刻艺术,经过多年刻苦学习,勤奋努力,终于自成一家。他把全部精力倾注于砚雕文化产业,开中国易砚工艺化制作和巨砚制作之先河,并将其发扬光大,成为中国易砚业的领军人物。面对砚台实用价值淡化,观赏价值与收藏价值不断提升的市场,他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突出易砚雕刻的工艺性、观赏性和收藏性,向着系列化、多品种、高品位方向发展,产品由过去单一的龙凤花草砚发展为现在的山水风光、名胜古迹、英雄人物、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数十个系列上百个品种。其设计制作的易水砚代表作品有《归砚》《菊花牡丹图》《中华九龙巨砚》《群星璀璨》《天下第一砚》《乾坤朝阳》《八仙过海》等,分别被人民大会堂、中华世纪坛、中国军事博物馆、清华大学、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以及法国希拉克总统、日本明仁天皇等收藏。其作品气势宏大、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收藏鉴赏价值。 邹洪利等经过多年潜心研制,开发制作出砚雕的延伸新产品茶海(茶盘)、石板画、鱼缸、石质加湿器等,雕饰造型千姿百态,惟妙惟肖,为人们时尚休闲生活再添亮色,深受顾客青睐。 他创建的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成为易砚产业的龙头企业,在全国砚雕界名列前茅。公司独家注册“易水”牌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大奖近百次,如中国名砚博览会金奖、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贵宾礼品、国之宝—中国十大名砚、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金奖、第五届深圳文博会金将、中国民族文化优秀品牌、“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优秀奖、中国文房四宝名师名砚精品大赛金奖等,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中国100家最具发展潜力品牌企业、中华诚信老字号,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国万忠,男,1968年3月生人,现为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的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点负责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议专家(专家序号:107号)、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家(冀宣文\[2010\]74号)、保定市第一届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保定市特聘宣讲员,多家高校的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主讲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和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等4门、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等5门。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主持国家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新兴媒体发展与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省社科基金项目“河北省新农村建设视野中新型农民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等省级以上项目3项、市级社科基金项目等7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东西部地区人才流动问题研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等国家级项目5项,参与省社科基金、社科联等省级项目十余项。其科研成果在中文核心期刊、CSSCI期刊《理论前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中国人才》、《河北法学》等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
姚晓君,女,1970年生,保定市人,保定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职称,《雁翎》报主编,1991年于河北工艺美术学校毕业,1995年毕业于中国轻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工艺美术系。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河北省群文学会会员。作为一名群众文化工作者,能认真履行工作职能,在工作中踏踏实实、尽职尽责。负责刊物《雁翎》报的编辑出版,及时宣传报道馆内组织的各项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及各县文化馆联动,为我市基层文化建设,为各门类艺术研究、辅导、创作、挖掘民族民间艺术,展示各项文化活动提供了平台,并及时交流到全国各地文化部门。在2012年7月,保定市三个县在大雨中遭受洪灾时,及时组稿出版了一期抗洪专刊,具有很好的社会影响力,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颇具正能量。负责单位网站的维护建设,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正确的群文事业发展方向,及时上传、更新各项群众文化活动信息,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从2001年至今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主办的部百余场大型文艺演出、彩色周末等活动中负责舞台美术和节目单设计,受到观众好评。保定市非遗保护中心设在群艺馆,负责对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挖掘、整理、申报等工作,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一步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与作用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日常工作完成之余,在群艺馆艺校担任美术老师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尊重爱护、因材施教、耐心细心。
段秀红,女,现任涞源县第三幼儿园园长,保定市第一届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保定市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保定市优秀辅导教师、保定市学前教育先进个人、保定市“普三”先进个人、涞源县优秀党务工作者、涞源县优秀党员、涞源县优秀团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带领的涞源县第三幼儿园已步入涞源名牌园所。2009年被评为省督导评估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普三先进单位,2009年、2010年获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县中、小、幼儿园文艺汇演比赛中,选送的舞蹈分别获两次二等奖和两次三等奖;教学评比中,多名教师在市、县举办的各项比赛中获奖。2006年,侯宇同、张浩淼两位小朋友,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届“希望之星”英语口语大赛中,获低幼组三等奖。努力探索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办园策略与方法,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无论是办园条件、管理水平、师资建设,还是保教质量、幼儿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幼儿园发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推动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近年来主持参与省市县课题研究、课改工作,研究的课题有《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及有效教育策略的研究》、《家庭、幼儿园、社区协调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十余篇,有三篇论文获奖,《教育与挫折浅析》收入《华夏论坛》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收入《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由北京国家级出版社出版,《浅谈如何做好一名副职》收入《中国素质教育文集》由北京国家级出版社出版。
梁平,女,1968年4月出生,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教授,法政与政教党总支书记。1990年河北大学法学本科毕业,2003年南开大学法学硕士。从事法学教学及研究工作二十二年,先后主讲本科生、研究生专业课程八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制度改革研究项目专家、欧盟—联合国开发署与中国政府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公平发展公共治理”(GED)的中方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中青年社科专家五十人工程”专家、中国人民大学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心”外聘专家、保定市第一届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 作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项目专家,参加多项国家重大司法改革理论研究和立法工作,研究成果被国家、省部级领导批示及立法部门采用8次,主持国家级、省级级纵向课题18项,出版学术著作4部;主编教材5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其中CSSCI收录3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人相继获得2012年河北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2011年河北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年河北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2009年河北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年保定市优秀社科成果特等奖、2009年、2007年保定市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等。作为专家参加多项国家重大司法改革理论研究和立法工作,是目前为止河北省内唯一一名参加到最高人民法院主导的国家司法制度改革和立法研究的专家。其中2008年参加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推行重大司法改革“关于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这是河北省内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研究机构和最高人民法院合作,参加国家重大司法改革的立法和研究工作。课题研究成果为最高人民法院的此项重大司法改革提供了决策依据,以及出台相关立法提供了支撑。同时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认为“该报告数据翔实,涉及范围广,对推进我国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其研究成果可在我院起草的《关于建立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中运用,并可在下一步深化此项改革中参考”。之后梁平教授作为负责人参加最高人民法院另一重大司法改革研究课题:“公开审判制度研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执行法》的理论研究及立法草案的相关研究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