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智库建设 > 理论阐释 > 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强劲引擎 ——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述评之三

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强劲引擎 ——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述评之三

日期:2015年01月28日 | 关键字:述评市委精神 | 来源: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加速推进,把保定推向了广为看好、大有作为的新起点;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保定依法治市、协同发展、从严治党的新征程。

协同发展需要协同创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更需要创新驱动。这次市委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把今年作为创新能力提升年,把创新发展作为主线,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强劲引擎,坚定不移打创新牌、走创新路、建设创新城市,为保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二)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随着要素质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省委书记周本顺指出,要把创新发展作为今年经济工作主线,通过创新驱动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在协同发展的时代大潮中,在经济新常态的积极适应中,保定必须把创新驱动作为最根本的出路,作为最关键的力量,向创新要先进生产力,要核心竞争力,要内生驱动力。

贯彻中央和省委要求,保定要深化对创新发展的认识,把创新驱动摆上发展的核心位置,在新起点上不断开创新局面。

(三)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兴,逆之者衰。

管理学家提出,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人类思维和实践的特殊形式,是人类寻求新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放眼全球,科技前沿领域不断延伸,产业更新换代日趋加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科技创新能力正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俯瞰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传统比较优势减弱,急需转变发展方式,要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发展,只能依靠创新驱动。

站位保定,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保定当前面临的最大、最宝贵、最现实机遇。协同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创新驱动,起步就是科技创新。激流勇进,不进则退。要想后来居上、弯道超车,保定必须在创新驱动上有所作为。

我们只有把创新发展作为主线,才能以科技创新的新成果开辟转变发展方式的新空间;只有把创新驱动作为强大引擎,才能以科技发展的新突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跃升。

(四)放眼保定大地,创新谋划不断深化,创新热潮强劲涌动。

从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把创新驱动作为重大战略,到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把创新发展作为主线;从首次召开高规格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到中国科协确定保定为全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从谋划建设白洋淀科技城,到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驱动,划出了一道道靓丽光芒,奏响了一曲曲时代强音,正在推动保定向更高更强更快奋进!

对接京津科技园区亮点频现:白洋淀科技城列入省部共建项目;“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即将投入运营;高碑店国家建筑节能技术国际创新园、白石山国家中美科技国际创新园加快建设,区域创新要素在保定汇聚涌动。

创新型企业发展迅猛:长城汽车拥有授权专利3022项,是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整车、零部件、发动机研发达到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英利集团主持参编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23项,被评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晨阳集团在国内率先发起水性涂装“绿色革命”,独立研发科技项目100多项,实现了“中国水漆看晨阳”的华丽转身。

科技实力显著提高:2014年全市取得重要科技成果300余项,有140项获得市科技进步奖;全市共建设各类基础创新平台120个,高新技术企业152家,建设院士工作站16家,2个国家国际合作创新园落户我市。

创新发展,已经融入古城保定的奋进血脉;创新驱动,正在成为保定发展的强大引擎。

(五)创新驱动,是“行到水穷”之后的“坐看云起”;创新发展,是历经“山重水复”之后的“柳暗花明”。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
 

从保定看,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是产业的创新驱动,“让老树开出新花”、“让新芽长成大树”。

(六)辩证法告诉我们:“旧”可生“新”,“新”也可变“旧”;“无”可生“有”,“有”也可变“无”。

无论是“让老树开出新花”,还是“让新芽长成大树”,都离不开创新的支撑。“让老树开出新花”,就要“有中生新”抓升级,加快传统工业由初级产品向下游拓展,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演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使传统产业焕发生机。“让新芽长成大树”,就要“无中生有”促转型,快速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快速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使新兴产业蓬勃兴起。

今天我们面临的创新,是科技、人才、项目、资本、市场等一系列高端的资源整合。只有让创新元素活力四射、形成合力,才能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七)推动创新发展,企业是主体。

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动力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要让创新更紧密地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新产品、新项目、新产业,真正让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真正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唯有创新,才能引来源头活水;唯有持续创新,才能基业常青。湖南大力实施引进战略投资者计划,短短几年先后引进韩国lg、德国西门子等36家世界500强的科技型战略投资者,极大推动了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深圳借势培育壮大华为、中兴、腾讯等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带动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快速攀升至全国第一。

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战略规划,以高端发展为“卡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做大做强科技含量高、成果辐射带动力强的高新企业,形成以技术、产品、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新优势。要用好各项国家政策,完善相关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小巨人企业。企业要主动研判科技和产业变革大势,面向市场需求确定创新突破口,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八)推动创新发展,人才是关键。

“一灯能灭百年暗,一智能除千年愚,一人能顶万人力;一个袁隆平顶100万农民,一个钱学森顶5个师”,有人曾这样形容人才的作用。

对创新发展而言,人才是决定性因素。特别是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往往联结着优质科技资源。实践证明,引进一个优秀的高端人才,往往能够突破一项重大技术、创建一个企业、催生一个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

在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推进创新驱动,就要千方百计把京津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保定的产业优势。紧邻京津两大智力宝库,坐拥本土17所高等院校,让保定成为创新资源的集大成者。面向北京这个世界级创新中心,面向驻保高校这个最具活力和成长力的创新群体,要持续开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专项行动,把保定打造成高端人才的汇集之地、创业之城。

可以预见,只要我们能够借足外力、用好内力,就会给保定插上腾飞的翅膀,给保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保定打造科技创新之城增添无穷动力。

(九)推动创新发展,改革是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

要充分认识到,改革和创新,才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只有改革,才能逐步解决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要素资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创新,才能夯实经济内生增长的基础,由主要依靠成本优势转向主要依靠效率优势拉动增长,使发展跃升到更高水平。

面对全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多个国家级创新园区、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难得资源,我们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消除各种障碍,优化发展环境,在全市上下形成创新发展的时代洪流。也唯有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思想桎梏,破除一切阻碍创新的体制障碍,让一切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让所有创业的动力充分释放,创新才能成为一颗拥有充足阳光雨露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长成大树。

(十)推动创新发展,环境是支撑。
 

环境是创新城市的内在驱动力,是一切创新源泉涌流的深厚沃土。有了适宜的创新环境,才会有更多的项目落地、技术落地、产品落地,进而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

美国“硅谷”之所以成为全球信息产业的摇篮,主要原因在于打造出“崇尚个性、鼓励创新、宽容颠覆”的特色创新环境。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军,正是注重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敢冒风险,脚踏实地,不骄不躁”的创新文化,让整个城市弥漫着自主创新的浓厚氛围。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必须让市场这个“无形的手”更加规范,着力培育公平开放的创新市场,放手让市场“说话”、让企业发力;必须让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更好地发挥作用,努力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等方面积极作为,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时代新风,让一切创新才华充分施展。

搭建创新发展的广阔平台,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创造自主创业的良好环境,让科技人才心甘情愿带着项目落户保定;搭建各类创新平台,让落户保定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知名科研院所再多一些,让各种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再实一些,让奖励创新的力度再大一些,把保定变成创新发展的乐土。

(十一)发展未有穷期,创新正当其时。今天的保定,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正处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更加需要我们培育创新品格,更加需要我们弘扬创新精神,更加需要我们提高创新能力。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只有始终秉持创新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保定才能为协同发展提供内生动力,才能谱写出华美壮丽的发展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