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阵地 > 《专家建言》 > 2015年第五期——关于保定快速融入京津并努力构建京津保“大产业体系”的策略建议

2015年第五期——关于保定快速融入京津并努力构建京津保“大产业体系”的策略建议

日期:2015年07月16日 | 关键字: | 来源:
编前语:在京津保核心功能格局已定背景下,缩小差距是保定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重要任务。87家央企进保,对保定在协同发展背景下科学地制定产业发展定位,优化产业结构比例是很大的推力。因此,建议将保定三大产业定位为“一中心二基地三平台”,即把第一产业初期定位为北方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疏散中心,将第二产业定位为科技成果中试及转化基地,将第三产业定位为生产与生活服务高端引领示范平台,并运用多种方式扩大保定优势的影响力,吸引京企入保。

关于保定快速融入京津并努力构建京津保“大产业体系”的策略建议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保定的功能定位已非常明确。同时,保定市委市政府在功能定位明确的前提下,率先制定了“5+2+5”的产业布局,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全力构建产业协调、优势互补,绿色、循环、低碳、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目前已取得显著成绩。87家央企进保,对保定在协同发展背景下科学地制定产业发展定位,优化产业结构比例是很大的推力。但在京津保核心功能区落实阶段,保定如何快速融入京津并努力构建京津保“大产业体系”是一重要难题且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保定融入京津保“大产业体系”的现实条件分析
    (一)构建京津保“大产业体系”是协同发展必然趋势
    京津保“大产业体系”是指在京津冀协同步入实质阶段中,依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实,在京津保区域内通过产业和要素由高向低梯度方向转移,以构建产业供需匹配、布局合理的循环、高效、低碳式的产业体系。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已成定局,各项工作都在积极稳妥地展开。国家对北京市“四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已然明了,意味着非首都功能以及相关产业转出是大势所趋。但北京的产业转出并不是甩包袱,而是希望在京津冀协同背景下,构建良性循环的“大产业体系”。
    另外,从2014年京津保三产业的分布比例来看,北京三产分布非常合理,以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带动区域经济,保定依然处于工业化中期,且比例最为不合理,而天津处于中间位置。即京津保从产业结构上看已经形成了北京高梯度、天津中梯度和保定低梯度的区域梯度格局,产业梯度不合理必然导致产业发生转移。另外,基于京津保核心功能区地位的确定,保定必须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拉近与京津的差距,倒逼保定必然要想方设法构建自身的现代产业体系并尽快融入“大产业体系”。
 

产业 北京 天津 保定
第一产业 0.7 1.3 12.7
第二产业 21.4 49.4 54.1
第三产业 77.9 49.3 33.2
表1:2014年京津保三产业的分布比例
 
    (二)保定具备强有力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
    保定市地处京津石三角的中心,距离三地均在140公里左右,在交通互联互通上具有显著优势。“半小时交通圈”以及“四纵四横两环”项目的不断落地,实现了保定和京津快速发展通道的无缝对接。同时,保定拥有209.0万公顷的土地资源以及77种丰富的矿产资源能够也为保定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所需原料。另外,保定产业基础雄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新能源及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食品产业、建材产业、医药产业等在河北省均具有较强实力。县域经济发展各具特色,如高蠡的纺织产业、高碑店的箱包产业、容城的服装行业、安国的药材产业、蠡县皮毛皮革产业、曲阳的石雕产业和雄县塑料包装产业等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各产业集群发展规模逐渐扩大,质量不断提高,且保定规划了34个承接园区为京津产业向保定转移奠定了扎实基础。
    (三)构建京津保“大产业体系”可促进保定各产业转型升级
保定市虽然具备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但产业发展规模以及附加价值无法与京津相比,总体布局较为分散、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价值远未发挥。而京津的产业链条相对完整,高精绿新产业集中化程度高。依托京津产业转移,构建京津保“大产业体系”可实现先进带后进,促进保定产业顺势转型、更新换代,铁腕淘汰或转换“三高一低”产业,打造绿色生态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加快保定融入京津保“大产业体系”的策略建议
    (一)明确保定产业发展定位,科学合理规划三大产业,即“一中心二基地三平台”。
    在京津保核心功能格局已定背景下,缩小差距是保定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重要任务。因此,保定必须明确以创新、低碳、绿色、循环的理念科学地制定产业发展定位,优化产业结构比例。
    因此,建议将保定三大产业定位为“一中心二基地三平台”,即:将第一产业初期定位为京津冀都市圈的农副产品初级及深加工集生产、批发的供应基地,之后依托京津保的农业高校智力资源,逐步将保定打造成北方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疏散中心、都市农业中心;将第二产业定位为科技成果中试及转化基地,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新能源及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食品产业、建材产业、航空航天及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现代工业;将第三产业定位为生产与生活服务高端引领示范平台,重点打造特色旅游产业、文化体育产业、现代物流产业。
    (二)运用多种方式扩大保定优势的影响力,吸引京企入保
    在当前京津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保定融入京津的大产业体系,首先需要依据产业结构定位和布局合理的原则,有选择地承接京津产业。其次,保定必须充分认知京津产业转移竞争对手较多,保定必须学会营销自己,凸显自己的优势以吸引高端产业入保。
    因此,建议我市在充分总结保定区位及产业优势的基础上,重点把保定“5+2+5”产业布局的企业以及已经在保定布局的各类型高新企业与央企高效对接;并由保定市发改委拟定入保的意向企业名单,将保定重点的规划布置如打造白洋淀科技城、中关村•保定创新中心,产业协同发展思路以及保定工作动态等重要内容向这些企业进行定向传递;同时,按照产业发展需要分别成立对接工作小组,加强与北京市政府以及相关企业的交流互动,传播优势信息的同时进一步调查企业落地意向和实际需求;充分利用产业关联优势,在对驻保单位进行宣传培训基础上,全力发动驻保企业与京企尤其是总部进行多渠道地商务往来,扩大保定宣传力度,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
    (三)修炼内功,完善产业链条,重点支持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孵化与培育
    京企能否入保依然遵循市场法则。强大的产业龙头及完善的产业链条,自然会对京企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另外,虽然保定与京津存在较大差距,但产业发展格局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和重合性,京津企业在本地拥有便捷、高效地产业节点支撑,入保后缺失自然导致成本过高,影响入保意愿。因此,建议保定市政府尽快摸清本区域主导产业链条是否完整,并对意向清单企业的产业节点是否支撑做出明确判断,及时进行项目引进规划和建设。
    另外,保定市在短期内依然要进行工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以其带动生活服务业发展是保定优化产业结构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建议保定市以搭建生产性服务企业孵化中心或基地的方式,大力培育与主导产业所需的服务性企业;采取激励政策制定“龙计划”,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实现“龙头带龙身、龙身带龙尾”,构建完整产业链条。
    (四)强力整合承接园区,重点打造知名园区
    园区和基地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虽然保定准备了34个园区,但园区质量参差不齐,且同质化、竞争攀比现象严重。因此,必须对园区下大力度进行整合。
建议保定市规划局对现有的园区进行重新规划,对面积较小的园区进行扩建或与将临近园区功能分开,打造功能完善的“大园区”,并在用地指标上向重点园区倾斜;依托市场化运作机制选取实力的投资公司,在整体规划基础上构建园区区内硬件环境建设,对各园区以功能分区、块状分割的方式布局,将生活区与工作区分开,强化园区绿化建设;建议对各园区在原有产业优势基础上进行层次拔高,借力转型;品牌园区战略的实现需要保定市政府对白洋淀科技城、大王店产业园、高碑店物流园等重点园区进行认真规划,并明确功能定位,对园区进行分层分类化管理,并建议在各园区成立专业化品牌设计与宣传公司;在建立完善的园区硬件环境基础上,强化园区科技服务软环境建设,依托科技创新打造科技生态园区。
    (五)建造“1城10星2片”互通互联的交通网和信息网
交通便利是京津产业转移的各企业重点考虑的成本因素,保定必将在交通网的搭建上下大功夫。虽然保定正在抓紧推进“四横四纵两环”的高速网以及高铁工程建设,但还需特别重视“1城10星2片”的交通道路建设。
    “ 1城10星2片”中1城即保定市的竞秀区、莲池区、高新区、徐水区、满城区、清苑区组成的核心城;10星即保定市的卫星城,指易县、定兴、容城、安新、高阳、蠡县、博野、安国、望都、顺平等10个县;2片是指紧邻北京的涞水、涿州、高碑店和雄县构成的“北片”和保定西侧的涞源、阜平、曲阳、唐县构成的“西片”。建议保定市规划局在结合高速网和高铁工程基础上,规划设计方便快捷的公路交通网,扩改建现有市县区的道路,尤其是“北片”与保定和北京的南北线路,实现真正意义的互通互联。
    以“互联网+”思维,借力电商企业入保时机,建议成立保定市“互联网+”基础建设投资公司,利用互联网思维打造“1城10星2片”信息高速网,并成立上品牌、上档次的协同研发、生产、销售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实现企业间信息共享与互联。
    (六)强化工业强市战略的同时,重点打造生态新型城镇,杜绝一切污染企业
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是保定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强化以项目带动、优先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工业强市战略的同时坚决不能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换取经济发展。
    因此,建议保定市环保局和城乡规划局在环境治理方面做到统筹规划,统一思想,全市上下一盘棋,重点支持发展新能源产业,强力助推太行百里能源产业带,设计上马北京与保定交界处生态防护网工程;另外,建议保定市政府将保定市6区和北片4县列为生态新型城镇试点区域,在该区域内肃清“三高一低”企业,抓住污染源彻底清理,打造宜居宜工的新型城镇。
 

建言人:
杜宝苍   河北金融学院管理系讲师,管理学硕士
侯毅苇   河北金融学院讲师,硕士
刘  艳   河北金融学院讲师,硕士
 
 
 
 
 
 
主编:王惠鹏    责任编辑: 高 敏  杜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