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阵地 > 《成果呈阅》 > 成果呈阅第八期——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成果呈阅第八期——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日期:2015年01月07日 | 关键字:思想政治时代数据 | 来源: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

 

提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数据来源或数据承载方式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浪潮汹涌而来。高校作为思想活跃、知识密集、网络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的前沿阵地,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模式以及师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必将受到大数据浪潮的深刻影响。建议:一是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二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三是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良好品牌;四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水平;五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大数据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价值观与方法论。《大数据时代》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人们能在大规模数据的基础之上做到的事情,并且这些事情在小规模数据的基础上无法完成,就叫做大数据。人们能够通过大数据获得更新认知、创造更新的价值观念;大数据还可以改变组织机构和市场,以及政府与公民关系。”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科学和社会价值。有些IT 评论人这样评价大数据时代,“人类处在不断的发展中,但即便是现代社会飞速的发展中,人们也必须依赖局部数据和片面数据、抽样数据,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机会,在很多领域与很深入的层次获取和利用完整数据、全面数据和系统数据,透彻的分析现实的规律,获得从前无法获得的知识,发现更多的商机。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大数据时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 完善学生信息管理

    大数据时代为高校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学生信息。以前对于学生的管理,高校是采取对学生信息进行抽样调查,这样反映的学生情况不够科学全面。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国高校几乎都在覆盖范围内,互联网可以集中收集学生的信息,使学校及时掌握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状况,掌握学生的发展状况。对学生信息的数据化管理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校工作效率,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数据时代给高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便利条件。高校充分地利用信息网络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学校网站上宣传一些利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模范事迹,在学校的论坛上发帖子倡导学生做一名优秀的当代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共建和谐校园。高校还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把本校的校风校训贯彻给学生,引导学生用行动来践行本校的精神。通过这些信息手段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很大提高 。

    当然,这些机遇还满足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到底具有多大价值和革新力我们不能妄下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大数据已经慢慢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存在,众多高校都十分重视。

    当然我们知道这仅仅是大数据价值冰山一角而已,我们还不清楚它会有多大的价值和变革力。但大数据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起社会的很大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变化不仅波及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以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将不能适应信息时代背景下的高校,高校学生的思想在信息背景下与社会接轨越来越紧密,社会上的很多问题都直接导致学生的思想波动。所以,大数据浪潮的侵袭,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大挑战。

    (一)信息不对称——大数据时代人类行为模式有所改变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市场中任何一项交易的双方在信息上总是存在不对称问题,一方行为主体总是比另一方拥有更多更充分的信息,许多学者后来将其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高校获得的海量的数据和信息,可以帮助解释很多高校出现的现象,但是在高校管理者和学生之间,信息弱势的一方,它他的弱势地位和不利因素也可能会相应的更加恶化 。

    (二)数据独裁——人类的隐私和自由受到威胁

    通过大数据,淘宝、亚马逊、京东可以监视群众的购物习惯,同时,百度、谷歌也能了解群众网页浏览的习惯,当然,Twitter、腾讯也能窃听到我们心中的“那个人”,微信、Facebook 透视着我们的社交关系网。大数据威胁着我们的隐私和自由,同时,还加剧了一个旧威胁——我们过于依赖数据。大数据的数字化记忆对人们进行全景控制,这推动了等级森严的机构与社会控制,也为其自身支持奠定基础,巩固了现存的(不平等的)信息权力的分配。总的来说,大数据容易形成“数据独裁”,也加强了波斯特所说的电子“全景监狱”。这种“数据独裁”对于高校学生将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在当今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学生是使用网络的一大群体,他们在网上聊天、购物、查资料或者保存一些信息,这些活动信息都可能被泄露,掌握在他人的手里。同时,高校学生的很多资料都是数据化的。在大数据时代,学生个人隐私将会受到各方面的威胁,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

    (三)二次利用增强社会犯罪预防力

    在大数据的发展与变化过程中,其作用不仅仅限于基本用途,二次使用成为更重要的用途。大数据技术能够抗社会遗忘,使社会有更完善的记忆。收集到大量的二次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使社会的惩罚机制有所改变,增强社会犯罪预防力”因其没有犯罪而受到惩罚。另外,在逐渐向大数据时代蜕变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诸如数据不客观、带有误导性等问题,但我们无法预测这样的情况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同样,这些风险问题也会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四)数字鸿沟造成信息差距扩大

    在这样的时代,信息富民与信息贫民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们在原有信息环境中使用信息的差别和分析、手机信息能力的差别。这种鸿沟会在原有数字鸿沟的基础上越来越深,形成很大的差别。高校在面临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对学生的信息数据进行不断地收集、挖掘和分析,如果这项工作做的充分将会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大的推动,如果高校的这项工作做的不利,将会加深学生信息数据的数字鸿沟,必将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现有制度的阻碍——导致文化滞后于科学技术

    在现今的时代,很多隐私保护包括告知与许可、模糊化及匿名性等效力都将大大降低,很多原有的保护隐私权的体制都将受到破坏,建立新的体制很有困难。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和通讯的信息交流快速,社会结构也有相应的变化,网络虚拟社会”逐步形成,在利用技术手段防范、化解风险的同时,也可能会生成新的风险,可能会形成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的混乱制度,甚至会使正常的秩序更迅速彻底的进入混乱状态。大数据时代给社会带来了空前绝后的危险,奥格本曾说的“文化滞后”: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在先,滞后的适应文化往往是社会组织和意识形态。高校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群体,他们是国家建设的接班人,对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而社会意识形态却相对滞后的问题,这势必要求提高高校学生的社会意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的建议

    (一)强化阵地意识,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

    很多数据大国较早时期便开始很重视收集与利用信息数据,比如,罗斯福1940年提倡的民意调查;1962年的海浪监测计划,1973年产生的最小数据集。放眼中国,21世纪以后才有类似的政府或组织行为产生,政府在2003年启动了第一个全国性的大型社会调查项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通过上述情况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现今有一定的寻找数据来源与数据收集的手段,但对大数据加以利用并自主收集的意识却非常缺乏。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应当引导大数据意识,发挥其价值,从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侧重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求其运用对数据信息的敏感度积极自主的积累信息数据并对数据分类汇总,深入的分析。比如,教师可以将近几年高校学生活动的主要趋势进行收集整理,从而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生兴趣爱好发生的变化,及时调整学生活动的开展方式,大力支持能够帮助学生成人成才的学生活动;再如,通过对本校图书馆图书目录检索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充分掌握到学生的学习需要,也能够提供不同类别的学生参考书籍资料,强化对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强化学校服务意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

    现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流行的网络平台,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规律。比如,可以对学校论坛进行实时跟踪,对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全面的把握的思想动态,对于学校学生关注、讨论的热点问题和校园突发事件,要及时进行引导和教育;又如,为实现信息互动更加流畅,学校积极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对高校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进行维护和改善。

    互联网的平等开放、选择性、交流自由、方便快捷等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树立学生为本的新观念,主动关心学生,用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高度认同。教育工作者还要充分利用QQ、人人、微博、飞信、微信等网络软件,利用网络和学生谈心,获取更多直观的数据,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及时采取措施,并积极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优良品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利用互联网可以掌握更加真实可信的学生信息,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还促进师生的交流,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三)树立品牌意识,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良好品牌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每个人留在网上的个人资料、图片、日志等都可以被查到,“人肉搜索”似乎更具威力,而高校学生使用网络数量很多,若不对大量的学生个人信息进行妥善地保存和处理,一旦被刻意查询或保存,就会使大学生被一些组织或个人利用,利用个人数据对学生造成不利。比如学生收到各种垃圾信息,遇到各种诈骗手段等。关于危害到学生安全利益的情况,高校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以确保学生的隐私不被泄露和被他人利用,对此,高校要认真分析可能威胁到学生的个人信息数据的组织和个人是什么?怎样使学生个人信息数据得到更合理的利用?信息分析的结果是否与学生真实情况相符合?怎样才能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高校只有树立这样品牌意识,才可以更好的打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品牌,更好的促进高校管理的科学安全性 。

    (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升服务水平

    现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学生不同信息数据之间的关系加以重视,也应该对工作方法不断创新。比如,通过分析学生校园卡消费记录,了解学生生活经济状况,有侧重点的为各个学生群体提供勤工俭学、生活补助等,通过对学生进行帮助更好地落实资助经济困难同学的相关工作;再如,我们可以整理分析近些年人才招聘的信息,关注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引导学生综合考虑自己专业特点和未来求职环境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高校充分利用这些学生数据信息创新学生管理方式,适应时代的发展,符合现代高校的管理模式,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水平。

    (五)增强绩效意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时代先驱的基地,只有将成人成才并重,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德育教育充分结合,深化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数据意识,提高其科学利用数据的技术,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摸索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使大学生能够在更为复杂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中国精神,以爱国的思想为基础,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执笔:张锐  董志  夏鑫  李颖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