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呈阅第13期——对接京津,打造未来养老产业新高地
养老服务产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一项新兴朝阳产 业。
保定作为人口大市,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养老服务产业需求日益增长,任务日趋繁重,发展值得期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下,我市还将成为首都和天津养老产业承接地,以服务首都和天津老年群体养老为重点,充分发挥自身区位和产业优势,建立与北京、天津人口老龄化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保定养老服务产业必将迎来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春天。
一、我市养老服务产业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产业规划和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支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从制度层面保证了养老服务产业健康有序发展。2014年12月26日,“保定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促进会”成立,搭建起行业和政府间的沟通平台,有力促进了我市养老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我市养老服务机构和床位数虽然每年都有所增加,但是仍无法满足老龄化需求。2013年底,我市共有人口1182.0413万,60周岁以上老年人约为155.1万人,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保定市(含县区)有地址电话可查养老机构87家,其中市内三区(南、北、新市区)共有21家(表1),公办12家(平均床位120多张),民办9家(平均床位180多张),远远不能满足我市养老需求,更不足以承接京津养老需求。因此,大力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兴建养老基地,将成为我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序号 | 市区 | 名称 | 床 位 | 收 费/月 | 机构 性质 |
收住 对象 |
特色 服务 |
1 | 新市区 | 保定市泰福春老年公寓 | 200张 | 900-1800 | 民办 | 自理、半自理、特护 | |
2 | 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区永康老人之家 | 50张 | 500-1000 | 公办 | 自理 | ||
3 | 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区先锋长寿园 | 50张 | 500-1000 | 公办 | 自理 | ||
4 | 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区夕阳红老年公寓 | 50张 | 500-1000 | 公办 | 自理 | ||
5 | 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区金鹏老年公寓 | 50张 | 500-1000 | 公办 | 自理 | ||
6 | 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区农村保北社会福利院 | 50张 | 500-1000 | 公办 | 自理 | ||
7 | 南市区 | 保定新兴精神病医院 | 200张 | 2000-3000 | 民办 | 自理、半自理 | 可接收异地老人 |
8 | 保定市南市区南祥园养老院 | 80张 | 600-1300 | 民办 | 自理、半自理、特护 | 可接收异地老人 | |
9 | 保定第一社会福利院慈恩慈航老年公寓 | 180张 | 1000-3000 | 民办 | 自理、半自理、全护理 | 可接收异地老人 | |
10 | 常青养生园老年公寓 | 100张 | 1000-2000 | 民办 | 自理 | ||
11 | 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老年协会第一老年公寓 | 200张 | 500-1000 | 公办 | 自理 | ||
12 | 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国兰老年公寓 | 50张 | 500-1000 | 公办 | 自理 | ||
13 | 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金秋老年公寓 | 300张 | 1250-3000 | 公办 | 自理、半自理、全护理、特护 | ||
14 |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福利院 | 300张 | 500-1000 | 公办 | 自理 | ||
15 | 北市区 | 金辉康复养老公寓 | 180张 | 1500-3000 | 民办 | 自理、半自理、全护理、特护 | 可接收异地老人 |
16 | 保定市良心养老院 | 200张 | 700-1500 | 民办 | 自理、半自理 | ||
17 | 保定市安心居康复养老中心 | 320张 | 1200-5000 | 民办 | 自理、半自理、特护 | 可接收异地老人 | |
18 | 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区金福泰养老院 | 200张 | 700-2000 | 民办 | 自理、半自理、特护 | ||
19 | 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区东方老年托养所 | 50张 | 500-1000 | 公办 | |||
20 | 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区康寿园老年公寓 | 210张 | 830-1380 | 公办 | 自理 | ||
21 | 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区养老院 | 100张 | 800-1000 | 公办 | 自理、半自理、全护理 |
二、我市养老服务产业面临困境
1、京津保三地制度不统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尚未提出如何对接三地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政策办法。京津保医保制度不统一,医保缴费标准、报销比例、报销目录等均不相同,异地就医手续繁杂。这都对吸引京津人群异地养老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
2、机构养老和异地养老观念未普遍形成
受养儿防老和安土重迁思想影响,不是所有老年人都能接受机构养老和异地养老。对老年人异地养老意愿的调查结果表明,有“异地养老”意愿的主要是一些居住在城市、文化程度高、身体健康、与子女关系和谐、社会保障水平好、有较好的社交网络的老人。吸引这部分老年人入住保定机构或基地异地养老,除了良好的服务,还需要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交通和配套生活医养设施。这需要政府多个部门配合协调努力完成。
3、养老模式单一
目前,我市老年人口绝对数量不断增加,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提高,“421”家庭、空巢家庭成为普遍现象。依赖社会养老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我市主要养老模式仍是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市社区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平台“12349”项目建设成为我市居家养老服务亮点,仍需加大推广力度;而机构养老受制于机构床位数和服务水平,吸纳能力有限。增加机构养老,建设基地养老,提供更多便民养老服务成为今后我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4、养老服务项目内容有待丰富
目前,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内容较单一,服务覆盖面小。社区养老服务还不太完善,日常生活照料、陪护等基本的需求还很难得到满足;养老机构服务护理项目基本为日常生活护理,缺乏医疗设备,还不能做到医养结合;即便是公办养老机构,文化娱乐项目也较少,棋牌室等游戏室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导致老人们精神生活匮乏。人们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由单一的生活护理照料逐步向健身康复、医疗服务、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多样化服务转变,养老服务内容有待不断拓展。
5、养老机构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可支配财富的增多、社会保障力度的加大、老年人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老年人本身和老年人子女对养老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截至2014年底,我市市内三区12家公办养老机构中,只有2家接受半自理和全护理老人,其余10家只接收自理老人。这就更使得公办养老机构护理床位“一床难求”。在一些管理不到位的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从业素质不高,导致被护理老人出现一系列健康问题,甚至存在打骂老人,侵吞老人慰问金等问题。
三、我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对策
(一)政策支撑,措施保障
1、制定产业规划
研究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培育养老产业集群的规划和意见,开发老年用品市场,如针对老龄人口设计和生产的低糖、低盐、低脂的食品,护理床、代步器等护理用品,助听器、假发等辅助用品,健身器械、抗衰老饮品等体育卫生保健用品,旅游服务等娱乐休闲用品,老年服装等。建立实施品牌战略,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养老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养老产业在打造新消费点、培育新消费市场、拉动GDP增长的作用。
2、专项资金与政策扶持
养老基地和养老机构前期基础设施投资大,人财物维持正常运转所耗巨大,又由于项目具有公益性和微利性,使得项目投资回报期更长,所占用资金量相当可观,使许多私人投资者望而却步。政府可通过纳税减免、费用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资金补贴等政策,并配套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吸引社会各方资金投入养老服务行业。
3、完善信息化体系
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和互联网技术,以“12349”养老服务热线为平台,建立并完善标准统一、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智能化养老服务网络。与社保部门合作,争取市区空巢、高龄、失能和贫困老人全覆盖。在现有热线免费服务内容:紧急救助、生活帮助、主动关怀、精神慰藉、政务咨询服务基础上,细化增加送餐和代购等日常生活服务,家庭护理、住院陪床、送医送药等医疗保健服务和家政物业等服务。扩充热线上门服务、护理人员队伍和机构组织,将每一项服务落在实处,对每一个热线电话,及时提供帮助,全面改善居家养老的综合性服务。
4、监管到位
规范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质量标准,加强监管机构与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的服务对象反馈机制,定期评估。针对一些孤寡老人或者年纪较大、病痛较多、经济条件较差的老人、政府部门给予带福利性的托养方式入住公办养老机构。采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强对社会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例如,在护理房间安装摄像头,家属和监管部门联网时时观察,监督养老机构和护理人员规范服务。
(二)建设养老基地
1、基地养老模式
以“老年城”为代表的基地养老模式,是在城市周边选择生态环境优越、适于养老、经济欠发达地域,建立集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延年益寿于一体的养老基地,附设优质养老保健设施与专业护理服务人员,将城市中有志于此的老年人移居基地,集中养护,安度晚年的新兴养老模式。
养老基地,利用大城市和周边区域这种养老环境、房地价和生活成本的巨大差异,吸引都市老年人移居,适度集中到市郊周边城镇或宜居社区养老,集家庭式养老、机构养老、托老、旅游度假四合一,既提升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又降低了养老成本,同时有利于减轻城市人口、住房和交通压力。
集聚型居家社区异地养老基地,地域环境好、集团化全方位服务、基础设施完善、人才队伍专业、医疗、养老照料及社区服务规划合理,为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生活目标,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
受地域生活习惯影响,老年人机构养老或异地养老往往选择离原居住地较近的机构或地域。保定毗邻京津,自然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具有承接京津两地老人养老的地域优势。在建设京津保“一小时交通圈”基础上,通过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大气污染,努力打造绿色保定“老年宜居城镇”,既能满足京津冀地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又可带动我市经济发展与劳动人口就业。
2、养老基地建设规划要点
(1)建造选址
在生态环境优越,交通便利的京保、津保发展带,例如涞水、高碑店等地域试点建立养老基地,将城市老年人移入基地养老居住。政府负责土地的优惠批租转让,可大量使用丘陵缓坡地域,少占用耕地。养老基地的兴建,将全面拉动该地域的商贸、旅游、通讯、交通、教育、文化、医疗产业,带来信息、技术与资金、项目,传播新生活方式,打开与外界交流新通道。
(2)市场定位
根据对养老基地服务市场和老年群体需求特征的分析,定位京、津地区有较高文化知识和较强经济实力的老年人或 “空巢家庭”老人,其中有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孝敬父母而产生的客户群体、离退休干部和企业负责人。对“三无”老年群体,争取福利性安排。依据老年群体生理和心理特点,规划设计多种形式高中低档住宅,以中等档次为主,并配套医疗娱乐、健身、文化交流等全方位服务的养老设施。
(3)服务内容
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养老服务内容。生活居住服务,如住宅、社区服务、服装和生活用品等;医疗护理服务,如老年医院、医疗长期护理、上门就诊、专业医护人员治疗、医疗设备保障等;康复保健服务,如疾病预防中心、老年人养生保健品、康复健身辅助设备等;金融保险服务,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健康商业保险和老年理财等;娱乐文化服务,如老年文化、体育、娱乐和旅游等;教育培训事业发展服务,如老年大学、培训班等;种植养殖服务,如老人种植基地、养殖专区等;咨询服务,如老年心理、职业和婚姻等;其他老年人所需服务等。
(4)经营运作
采用市场化机制运做模式,自收自支,独立经济核算,基地建成后通过向入住老人出售、出租或长期使用权转让等多种方式,以收回资本投入。同时,养老基地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具有微利属性,新兴产业弱质属性,需要政府监督管理并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扶持。最终实现基地养老服务的规模化、产业化、社会化、商品化、效益化。
(5)政策支持
政府应在老年人医疗、社保等养老保障问题上,对异地养老人员给予一定的优惠、补偿,鼓励老年人异地养老。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出后,京津冀养老、医疗政策应尽快实现对接,保证异地就医的顺畅与便利。国家财政或集体经济按权属给予基地入住三无老人定期定额补贴。基地养老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和福利性,政府应给予税费减免和福利优惠补贴。
(三)兴建养老服务机构
1、多渠道融资建设
随着“421”家庭的逐渐增多和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要求入住养老机构的老龄人口会越来越多,仅仅依靠公办国营养老机构,难以满足老龄市场需求。因此需要社会团体、私营私企和国外机构等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支持社会力量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投资经营模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2、完善加强服务
(1)医疗保健、康复护理
数据显示,老年人口五分之三患有心脑血管、代谢等慢性疾病,五分之一处于失能、半失能状态,接收风险较高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护理机构才是市场真正所需,因此加强医疗保健服务内容势在必行。同时,需要加快老年护理医院建设,增加康复、护理护养床位,并纳入城乡医疗保障定点治疗单位范围,进一步明确带有医疗保健特征的老年护理机构的主管部门,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服务质量管理标准,组建老年护理质量评估机构。
(2)文、体、娱乐
“老有所学”,建立文化教育培训中心,激发老年人学习兴趣,充实老年人精神世界。“老有所乐”,发挥棋牌室、健身房、活动室、阅览室作用,多举行唱歌、跳舞、钓鱼、体育健身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焕发老年人青春活力,延年益寿。
(3)精神慰藉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在日间照料服务时,要加强精神慰藉服务,陪伴好老人走完人生最后一段里程,做好临终关怀。
3、人员队伍建设
(1)持证上岗
加强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人员、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将其纳入城乡就业培训体系,开展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各类养老机构从业人员须持证上岗。提高居家养老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在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中,增加居家护理的教育培训内容,养老服务机构内的医疗技术人员,执行与医疗机构相同的执业资格、注册考核政策。
(2)人才培养
依托相关高校和职业教育机构,开设养老护理服务的相关课程或专业,探索老年护理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养老护理专业服务人员的培养。建立养老管理护理人才实训基地,有计划地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以及专业学历进修,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3)吸引人才
相比于医疗行业,养老机构医疗技术和专业护理人员工资水平较低,同时劳动强度和压力较大,导致流失率高,影响护理员整体专业水平和经验积累。为吸引留住人才,一方面需要积极改善养老护理人员工作条件;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老年服务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以鼓励、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和具有社会工作、老年医学、护理学、心理学、营养学、管理学等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从事养老服务工作。